近日,保德县探索建立了“党员服务代理制”,通过“健全服务体系、围绕服务重点、健全服务机制”,进一步拓展了党建工作服务脱贫攻坚的新渠道。
一是健全三级体系,打造服务平台。针对村组分散、村民办事信息不灵、程序不清等问题,建立起“党员代办户”、“村级代办点”、“乡镇便民服务中心”三位一体的党员代理服务体系。同时,将“两学一做”学习教育中涌现出的先锋党员确定为党员代办户,负责收集梳理本组内的群众代办事项;以村委会为依托建立代办服务点,村“两委”班子成员兼任代办员;各乡(镇)统筹资源建立起便民服务中心,将合作医疗、退耕还林、养老保险等20余项服务事项全部纳入,由党委委员轮流领岗,推行便捷的“一站式”服务。
二是围绕三项重点,提升服务水平。根据群众实际需要,将代理服务内容归纳为“听民意、解民困、帮民富”三项重点。通过记写“民情日记”,开展“1+X”民情联系活动,畅通群众合理合法诉求渠道,夯实社会和谐稳定根基;通过发放“便民服务卡”,建立代理服务体系,拉近党群干群关系;通过开展“发展规划进农家”活动,指导农户算清成本、效益、对比三本帐,帮助解决生产生活困难,有效推动特色产业发展和农民收入的稳步提升。
三是建立三项机制,确保服务效率。为确保代理服务机制的有效落实,建立起三级考评体系,分类细化考核评价办法。对乡(镇)领导班子成员,采取年终考核自评、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互评、党代表评议等方式进行综合打分,履行职责不到位的由乡(镇)党委书记进行诫勉谈话;对机关党员干部入户走访、“民情日记”记录等情况由乡(镇)党委进行定期督查、审阅,每季度进行一次通报,年底进行一次综合考核,考核结果与干部评优晋级挂钩;对先锋党员代办户,由村党支部年终召开党员大会和群众代表大会进行评议,并将评议结果在全村予以公示,促使党员主动作为、兑现承诺。